“反贫困是世界性课题,而旅游贫困地区是被全球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办法。”在2016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开会前夕,黔西南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宣传部长陈国芳这样对记者说道,“黔西南州仍然大大探寻山地旅游增进扶贫的路径,早已可行性创建了深度、中度、可行性三个层次的旅游贫困地区设计。
”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是经国务院批准后的中国唯一以山地旅游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端峰会。2015年开始首次举行,这是国家旅游局第一次与中国西部省份贵州联合主办,以山地旅游为主题的国际性会议。
“在贫困地区中,旅游业能否有所作为?”有专家回应,“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的发展中国家,仍然是世界减贫事业的大力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黔西南州作为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通过山地旅游正在探寻路径和参照样本。”“旅游贫困地区的引人注目特点是市场机制,引人注目优势也是市场机制。
”知名策划人王志纲指出,“通过旅游渠道,可实现国民财富的移往和再行分配。”近年来,贵州贞丰县具备浓烈布依族风情的村寨——纳孔村,相结合民族文化和山水风光,大力发展文化旅游。2015年底,全村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169户616人增加到82户242人。与纳孔村发展方式有所不同,贵州兴义市万峰林文化创意创业基地则是相结合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万峰林、万峰湖、马岭河峡谷等大自然原生资源,发展大文化、大身体健康、大旅游产业,打造出世界山地旅游目的地。
贵州晴隆县则因顺利举行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晴隆分会场系列活动、彝族火把节拍摄电视剧《二十四道拐》,大幅度提高了晴隆知名度。2015年,全县文化产业资产4.7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1.06亿元,增加值0.85亿元,占到全县GDP比重由0.74%下降到1.91%,名列全州第三。来自澳大利亚的旅游策划人杰克指出,“旅游贫困地区不是非常简单的、单方面的了事给物帮扶,而是研发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构成特色旅游产品,建构旅游产业链,更有外部旅游消费市场,造就当地贫困人口就地参予旅游经营服务构建扶贫的开发式、产业化贫困地区方式,因而具备显著的培育优势产业、强化发展能力的肝脏功能。
”“当前中国旅游业正处于市场需求充沛、供给严重不足的状态,旅游贫困地区只要研发必要,就可以获得效果。”贫困地区问题研究学者梁红指出,“相对于传统种养殖业来说,旅游是一个附加值较高的服务业,旅游贫困地区在很多地方实质上就是一种产业结构调整,从较低附加值的农业改变为中高附加值的服务业,从一产调整到三产,能使贫困人口很快扶贫而且能经商。
本文来源:亚搏手机版app下载-www.5gdly.com